阜新万人坑遗址

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品 > 文化类

平静的力量——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展示馆设计

时代背景:

       阜新万人坑遗址形成于1940-1945 年间。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阜新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残酷奴役中国劳工,致70000多劳工死亡,在阜新市遗留4处大规模的万人坑。

       阜新万人坑遗址发掘后,印证了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辽宁时期,众多中国矿工无辜枉死的事实。且发掘遗骨证明,还有众多中国劳工被虐杀、活埋等,死况极其悲惨,为国内外历史所罕见。

       1945 年日本战败撤退前夕,很多反映这段时期社会状况的历史档案被毁,使后人对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历史研究较为困难,而对阜新万人坑遗址的保护和研究,有助于正视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澄清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辽宁时期的社会及历史真相,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06年阜新万人坑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举行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凝聚力量、奋力拼搏”成为对待那段屈辱历史的主题。2015年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展示馆的设计又一次成为中国人民对待那段屈辱历史态度的有力诠释。

场地现状:

       阜新万人坑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市孙家湾南山顶部,距阜新市区东南约7.5 公里。北部紧邻海州露天煤矿遗址。场地地势南高北低,园区入口、大台阶、群葬大坑馆舍、万人纪念广场和纪念碑之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纪念轴线。大台阶两侧各有一片形成了50余年的松树林。

      大台阶、群葬大坑馆舍、万人纪念广场和纪念碑都是在1966年形成的,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风貌,由于对遗址保护初期认识上的局限性,场馆在设计上并没有考虑遗址保护的展示问题,馆舍年久失修,房屋门窗损坏,墙壁脱落,屋顶漏水严重,不具备消防、防盗报警等基本配套设施。万人纪念广场地面裂纹严重、大台阶局部损毁,遗址纪念碑碑体多处开裂,碑上铭文缺损。场地内区域或有堆放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南部分布大量煤矸石山,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

平静的力量

      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分析,我们的设计团队总结出3个设计难点:

      1.与原有建筑和纪念碑形成的中轴线如何协调?2.建筑场地内地势起伏较大,如何协调建筑与山体的关系,既不突兀,又能结合自然。3.如何保护遗址入口区域中轴线大台阶两侧现有50多年的松林,使纪念气氛得以保持和延续?

       在一类文物用地内,七万无辜死难同胞的遗骸安眠于此,纪念馆的使命是阐释我们面对这段历史的态度,如何去铭记这段历史?如何面对过去和未来?我们的选择是在平静中传递出不平静的声音和力量,在看似平静的建筑语汇中体现对遗骸的尊重,对历史的反思,在平静中用建筑语言层层递进,将这段历史层层展开,在平静中给观众以更大的空间去感受,去纪念,在观众的心中去构筑搭建起的“平静的力量”。为了阐释“平静的力量”的设计主题,我们进行了多轮的概念与方案的深化设计。不管是从方案选址到建筑规模,还是从建筑形式到材料选择,我们都进行了仔细的斟酌和精心的设计。由于篇幅限制,我们仅选择两组方案向大家展示。

       在方案一的设计中,我们强调平静当中的“力量”,在建筑的造型上强调纪念馆的纪念性,庄重感,雕塑感和震撼力。整栋建筑顺应原有场地的地势和现状中的轴线,用亲和的姿态包围原有台阶和松林,建筑外部表皮采用斑驳的横向石材模拟矿层的堆叠,以先抑后扬的“坡地院落”营造肃穆沉重的氛围,内部面对松林一侧采用通透的表皮,室内外在平静肃穆的氛围中进行对话,参观人群在松枝柏影中体会当年残酷而屈辱的历史。整栋建筑用简洁有力的艺术化语言“化零为整”。用建筑简洁、平静的“力量”揭示历史的真相。

       如果说方案一中我们阐释的“平静的力量”中的“力量”,在方案二中,我们强调的就是要用“平静“的方式酝酿渲染,迸发出一种无声的力量,低沉却浑厚,内敛却强大。

我们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历史文脉,在遗址中仍有七万无辜死难者的遗骸安眠,本着对逝者对现有环境的尊重,纪念馆的设计不管从建筑的形式还是整体氛围的营造上,都采取了“化整为零”“化显为隐”的手法,让建筑充分融入环境,在入口处的石材墙面上用锈钢板镌刻出代表死难同胞数量的醒目的“70000”字样,内收的墙体形成纪念馆的强大吸力。建筑融入山体,山即是馆,馆即是山。使偏离中轴线的纪念馆与12米高差分六级退台的“梯田状”挡土墙浑然一体,在遗址远去的中轴线回归到对称,均衡的状态,加强了中轴线的仪式感。

       整合后的场地不仅保留了大部分原有的松树,更可补植青松翠柏,进一步烘托纪念馆和整个遗址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的历史主题。

建筑流线清晰明了,由下至上层层参观,建筑气氛由低沉压抑逐见希望光明,最后在预示着希望的明亮的尾厅中结束,铭记历史,发愤图强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建筑语言对历史的诠释,来构筑和展现国人在面对这段惨痛历史的过程中平静理性背后更为强大的力量,愿惨痛的历史永远铭记,愿民族的灾难不再上演,愿死难的同胞永远安息,愿华夏之后辈发愤图强。

      经过向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汇报后,最终把纪念馆的建造地点选定在场地的东北部,即位于中轴线东侧的位置。方案二成为了终选方案。


Copyright © 2023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热线:024-23392468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84号
邮编:110005

官方公众号
辽ICP备19015303